期刊融合发展

 行业资讯 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4-05

强调个性自由,这是现代哲学的特点,熊十力也是提倡个性自由的,继今以往治道,当日趋于大公至平,而个人在整体中,各得荡然自由,无有逾矩者,人道盛极矣[56]。

[7] 这种自我观照、自我解悟之所以不需要语言文字,是因为任何语言文字都有对象,都有所指,而这里所说则是直指人心的单传直指之指,因此,不需要任何中介。僧家自然者,众生本性也。

期刊融合发展

这样的念源于真如,归于真如,即所谓顿现真如本性之念,也就是自我直觉和自我体验。既然即心即佛,为什么还要问那个是佛?这说明心字并不是那么简单。正因为人心有此作用,所以触目皆是,决不是只有一个孤明之心体。真正的解脱是超越语言文字和理性思维的直觉体验。[19] 这里有三问,都是讲人心自然的道理。

进入 蒙培元 的专栏 进入专题: 禅宗 心性论 。但从根本上说,则需要自修自悟,这就是顿悟成佛或顿现自性说。所谓生态伦理,就是承认人与自然之间有一种内在的生命联系,人不仅是自然目的的实现者,而且是一切生命的维护者,人对自然界的万物(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)有一种道德责任和义务,尊重一切生命的价值,与之和谐相处。

它既是儒学人文主义的基本出发点,也是儒学人文主义的最终归宿。自上而下是生生之道展现为人的情感存在。[④] 这个志,就是人人所具有的自由意志,这种自由意志体现了人的尊严,是不能被夺走的。有人将儒学归结为人学,将人学归结为仁学,不是没有道理的。

人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此。情感问题是一个真正的人的问题,既是人的存在问题,也是人的价值问题。

期刊融合发展

天道、天德是一个价值意味很强的范畴,它说明自然界是有生命的,是在不断的生命创造中运行的,它体现了自然界的内在价值。有人将儒家的亲情之爱说成是私情,甚至是造成腐败的根源。儒学的天人合一论,是一种广义的生态学。这可以说是一个形而上学的问题,确切地说,是一个人学形上学(冯友兰语)的问题。

而人文主义同理性主义是互为表里的。这所谓至贵就是仁义忠信之性,又称天爵,是别人不能给予也不能拿走的。主张情感与理性的统一,而不是二元对立,这是儒学人文主义的理论特征。儒家认为,亲情关系固然很重要,但这只是实行仁的出发点、发端处(王阳明语),并不是仁的全部,甚至不是仁的本质。

但是,人之所以为贵,并不是因为人是自然界的立法者,即并不认为自然界是无生命、无价值的,只能靠人为之立法,赋予自然界以某种价值和意义。仁的根本内容不是别的,就是生命关怀,就是爱。

期刊融合发展

这里就有一个中西比较的问题。问题是在什么意义上讲以人为中心?这才是关键所在。

主张陶冶性情,实现人生的价值,这是儒学人文主义的实践特征。由此进入天人合一境界,即由有限而进入无限,就能享受到人生最大的快乐。天地并无心,天地只是以生物为心(朱熹语),心只是人之心,但人心不仅有目的、情感和意志,而且能够为天地立心,这说明自然界的生命创造及其价值是靠人的创造活动实现的。这种责任和义务,不是出于纯粹功利的打算,而是出于生命情感的需要,出于目的本身。一切儒学问题都是在这一基本模型之内展开的。仁是人的德性的全体,也是人的存在本质,其他各种德性都是仁的不同方面的作用和表现。

关键是,如何解释和对待情感问题。但这还不是仁的全部,仁必须继续扩充,对自然界的生命(动植物)也要有同情、关怀与爱护之心。

满足情感的需要,是人性的基本内容。实现天人合一境界之人虽然有死生,但可以超死生。

对此,我们应当充分肯定其历史作用。仁应当从亲情开始,但决不止于亲情。

它不是一般地解决人是什么的问题,而是解决人之所以为人者是什么的问题。这样,人的情感就不只是纯粹私人的、主观的、易变的,而是普遍的、共同的、稳定的,是个性与共性、主观与客观、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。人类不能企图通过认知理性穷尽对自然界的认识,更不能肆无忌惮地掠夺自然。因此,人不仅是理性的动物,而且是情感的动物。

只有自然界是永恒、无限的,人与自然界合一,就能实现永恒与无限。所有这些诉求是儒学人文主义精神的重要内容。

人类如果仅仅以满足物质欲望为目的,以享受感官刺激为乐趣,以掠夺、破坏自然为能事,那么,其结果只能是加速人类的毁灭。儒学所提倡的,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诉求的德性主体。

人文主义则确立了人的中心地位,成为真正的主体。人之所以为贵,就在于人能够实现这一目的,而不是凌驾于自然界的万物之上,以显示自己的优越性。

在儒学中,仁有不同层面的表现。人既是社会的角色,又是个体存在。这就是对人应当怎样生活才有意义这个问题的回答。自下而上是不断提升人的情感需要,实现与天道、天德的合一。

它提倡在人文关怀中解决人与自身、人与人、人与社会、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,实现一种生命的整体和谐。中国传统的礼乐文化就是建立在人人具有的普遍情感之上的。

人类正面临着空前的生态危机,这是由人类自己造成的。既是社会群体中的一员,又是有独立人格的人。

陆九渊说,上是天,下是地,人在中间,要堂堂正正做个人,这说明人是顶天立地的,是能够自做主宰的。观乎人文,以化成天下。